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 3D打印机DIY|3D打印技术论坛—3D小蚂蚁工作室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3D打印中,通常我们会给悬空和跨桥添加支撑结构,以提高打印成功率。把支撑参数设置好,打印基本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你知道树脂3D打印(SLA/DLP/LCD),如何设置支撑参数最合理?不同的切片软件,对于支撑参数的叫法各有不同,总体而言,都是大同小异。为了更好的掌握支撑设置,以ChiTuBox为例,一步步来分析跟支撑结构相关的参数。

ChiTuBox支撑参数名称如下图所示: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ChiTuBox下载连接:https://www.chitubox.com/download.html

底筏

底筏在打印中首先被固化,它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与成型平台的附着力。底筏直接打印在成型平台上,接着才是支撑和模型。底筏的曝光时间建议至少是常规曝光时间的10倍,这样才能使成型平台和料槽接触面之间任何可能出现的缝隙都被充分固化,使得第一层牢牢地附着在成型平台上。

在ChiTuBox里,跟底筏相关的参数设置有以下5个,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1底筏形状


如下图所示,ChiTuBox底筏形状可选无底筏和滑板。无底筏时,附着在成型平台上的,其实就是底部。滑板状底筏以一整块的形式贴合在成型平台上,以提升附着力。边缘微微翘起,使其铲起时更易与平台分离。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无形状   右:滑板状

02底筏面积比例(%)


底筏面积比例就是底筏在成型平台上的打印面积。比例越大,面积就越大,附着强度也就越大。但这样会增多树脂的消耗,并且附着越紧,铲除难度也就越大。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底筏面积比例(110%)   右:底筏面积比例(180%)

03底筏厚度(毫米)

顾名思义,这个参数就是底筏的厚度。通常,底筏越厚,附着力就越强,但材料消耗和拆除难度也随之提升。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底筏厚度(1mm)   右:底筏厚度(5mm)

04底筏高度(毫米)

底筏越高,拆除时就越容易下力。同样,材料消耗也会越多。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底筏高度(1.8mm)   右:底筏高度(5mm)

05底筏坡度(°)

底筏坡度是指底筏边缘和水平面所成角度。一般来说,角度越小,利用杠杆原理,从成型平台上铲掉模型时就越好下力。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底筏坡度(20°)   右:底筏坡度(80°)

Z抬升高度

Z抬升高度是模型与成型平台之间的距离。调整模型的Z抬升高度,这样直接打印在平台上的就不是模型,而是底筏和支撑。对于较大的成型平台,抬升高度可以设置为7毫米,小型的设置为5毫米,抬升速度可以设置为10毫米/分。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Z抬升高度(20毫米)   右:Z抬升高度(5毫米)

顶部

顶部指的是支撑结构的顶端。顶部作为连接模型和支撑的关键部分,强度很重要。如果支撑顶部的强度不够,3D模型就可能会因离型膜对模型产生的分离力,把模型从支撑上扯断。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1接触形状

球形接触是一个小球体,用来增强模型和支撑之间的连接面。此外,在拆除支撑时,可以从球体和支撑连接的地方用镊子剪断,这样不容易破坏模型。有些刚性树脂比较脆,镊子剪的时候,容易连带到模型表面,给模型留下坑洞。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无形状   右:球形

02接触形状直径(毫米)

接触形状直径直接反应在模型和支撑的接触面积上。接触形状直径越长,支撑头与模型接触面积越大,同样后处理时用尖嘴钳剪除支撑也越麻烦。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3接触深度(毫米)

接触深度越深,支撑头嵌入模型里的深度就越深。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4连接形状

ChiTuBox有3种连接形状:圆锥体、凌锥、滑板,如下图从左到右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从圆锥体到滑板,整个顶部的切面越来越少,支撑顶部越来越锐利。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5上端直径(毫米)

上端直径是指支撑顶部上端的直径。通常,上端直径越大,支撑的强度就越高。但要注意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6下端直径(毫米)

同样地,下端直径是指支撑顶部下端的直径。适当地调节下端直径有助于稳固支撑,但也要避免下端太重,与支撑中部比例失调。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7连接长度(毫米)

可以调整连接部分的长度。合适长度的连接可以使支撑顶部更加稳固,同时方便拆除。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中部

支撑的中部就像是人体的脊椎。中部的强度对于支撑结构的强度有很大影响。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1形状

跟连接形状类似,中部形状如下图从左到右所示,有3种:菱柱、立方体、圆柱体。系统默认的形状是圆柱体。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2直径(毫米)

作为支撑的“脊椎”,中部直径越粗,支撑强度就越高。同样,材料消耗也会越多。还需要注意的是,中部需要和顶部保持一定的和谐比例,不要过粗或过细。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3角度(°)

角度是指支撑顶部和垂直方向的夹角。当支撑顶部和模型接触面成90°时(法向量),这样对表面的拉力是比较垂直的,同时支撑和模型表面的接触也是最小的,拆除会比较容易。ChiTuBox自动生成支撑时,会默认生成与模型接触面成90°的支撑顶部。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角度(10°)   中:角度(30°)   右:角度(60°)

底部

底部相当于支撑的底座。在没有底筏的时候,底部就是用来提升平台附着力首先被固化层面。此外,当需要在模型本体上生成支撑时,底部的作用就会很大。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1平台接触形状

ChiTuBox有5种底部形状,如下图从左到右所示:滑板、圆锥体、立方体、圆柱体、菱柱。可以根据喜好自行选择,但因为滑板和圆锥体边缘有翘起,会更容易铲起。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02接触直径(毫米)

接触直径跟底筏面积比例很相似,都是用来增加在成型平台上的附着力。但附着面积越大,材料消耗和铲除难度也会越麻烦。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接触直径(12mm)   右:接触直径(20mm)

03厚度

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底部厚度变厚了,接触面积就会变小。因此,厚度并非越厚越好。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厚度(1mm)   右:厚度(2mm)

04模型接触形状

由于一些模型很复杂,有悬空和跨桥结构,这时就会在模型本体上生成支撑。和支撑顶部类似,底部也会用一些小球体来增加接触面,同时在拆除支撑时,从球体和支撑连接的地方剪断不易破坏模型。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无形状   右:球形

05接触形状直径(毫米)

接触形状直径直接影响模型和支撑底部间的接触面积。接触形状直径越大,支撑与模型的接触面积就越大,但也越难拆除。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接触形状直径(0.6毫米)    右:接触形状直径(0.8毫米)

06接触深度(毫米)

接触深度越深,支撑底部嵌入模型的深度就越深。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左:接触深度(0.2毫米)   右:接触深度(0.6毫米) 


07接触点

接触点越多,底部“抓”在模型上的力就越大。同时,3个接触点形成三脚架结构,也会使结构更稳定。

ChiTuBox支撑设置 | 最全SLA/DLP/LCD支撑参数设置

给模型加支撑,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学术。模型越复杂,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加支撑结构就越难弄明白。好在ChiTuBox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撑参数,还能在分析模型后自动在需要添加的地方生成支撑,同时根据你所设置的参数,在手动调整下进一步完善支撑。

 
0